首页焦点资讯

酒驾入刑五周年:“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渐成共识

发布时间:2024-11-15 14:40:51

­  央广网北京5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酒驾酒饮酒不渐成“醉驾入刑”自2011年5月1号起正式实施,入刑到今天已经是周年第五年。近日,开车开车公安部公布“醉驾入刑”五年酒后驾驶违法行为查处情况。不饮五年来,共识全国因酒驾醉驾导致的酒驾酒饮酒不渐成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较法律实施前五年大幅下降。入刑

­  尽管公安机关持续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严管、周年严查、开车开车严处的不饮高压态势,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共识数据显示,五年来依然有超过247万多起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被查处,酒驾酒饮酒不渐成为何“酒后驾驶”依然屡禁不绝?要如何根治酒后驾驶的入刑顽疾?

­  就在2011年“醉驾入刑”实施不满一个月,北京集中宣判了首批“醉驾”案件,周年其中就包括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在当年5月9号,高晓松因酒后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因危险驾驶罪被判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高晓松在法庭上表示:希望传达给公众的就是,“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  就在近日,上海嘉定90后男子张某在酒驾遭遇检查,为了躲避,竟然倒车两百多米逃跑。办案民警介绍称:“民警发现他车子停下来之后,马上去追,结果他马上往后倒了。”

­  更荒唐的是,随后张某竟然在微信朋友圈里炫耀这段“经历”,当天下午就被警方带走。张某表示:“刚上车,刚踩油门就看到检查了,好悲催,非常后悔在朋友圈发了这个东西。”

­  “醉驾入刑”带动中国酒后驾驶问题巨变,“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逐渐成为共识。但依然不乏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在酒驾遭遇检查时弃车而逃、或闯卡逃逸。针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各地公安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格刚性执法,严惩酒驾违法无例外。

­  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安全处副科长顾志坚指出,从发现到酒精检测,到案件办理,整个过程都进行监管。任何时候都不存在法外的情况。如果存在不处罚、或者降格处罚的情况,将对涉事民警和领导都依法依纪从严查处。

­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法制处负责人陈东表示,中国独特的“酒文化”让治理酒驾醉驾备受挑战。但是酒驾并非只困扰着中国,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都没有根除酒后驾车的恶习。中国有数千年的酒文化,饮酒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酒驾和醉驾多发的根源和社会基础。

­  到底国外执法部门如何对待酒驾顽疾?陈东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把酒后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犯罪的一种,进行严格的刑事处罚。比如在美国,一般的酒后驾驶给予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涉及到人员伤亡,可能面临二级谋杀的罪名。美国对酒后驾驶打击力度非常强。在日本,不仅是酒后驾驶的人要面临刑事处罚,对于提供酒类饮品,包括共乘酒后驾驶开车的车上的人,都可能面临刑事或者行政的处罚。

­  为严厉打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全力防范因酒驾醉驾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近日部署自4月30日至5月31日在全国开展集中整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统一行动,要求各地巩固城市整治效果,加大农村地区执法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持续保持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严管严查严处高压态势。

­  陈东介绍称,一是巩固城市、推进农村,同步治理,第二是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安全文明意识,第三是完善制度机制、坚持标本兼治、推动社会共治,坚持“长、常”二字,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督促落实酒驾社会共治的格局。

­  然而,依法治理酒驾醉驾在我国依然任重道远,随着中小城市和农村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农村地区酒驾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查处酒驾量大面广,稍有松懈将可能反弹。

­  陈东透露,包括推动将酒驾记录纳入个人征信等手段,推进酒驾醉驾违法行为的治理。从全国情况看,执法力度、范围不断扩大。以往主要限制在城市中心区,现在逐步向城市郊区、农村扩展延伸,查处酒驾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酒驾治理拐点的出现还需要长期过程,尽管已经坚持了几年,今后可能还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酒驾根治;执法正处于攻坚期,北京、杭州等地查处酒驾的经验表明,只有坚持不懈、严格执法才能实现酒驾、醉驾由高发到遏制、再到下降的目标。目前,案件仍居高不下,一旦松懈或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现反弹。(记者潘毅 朱宏源)

责任编辑:郑莉莉

友情链接:

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