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对绿针对近日来陕西出现的领巾校园“绿领巾”,中国之声观察员曹林做出以下评论。不必
曹林:陕西省少工委已经叫停了绿领巾,过于校方也就这个事件道歉了,苛刻我倒觉着官方没有这么急于去叫停,需厘及时比如说让这些孩子开一个小小的清教讨论会,让他们谈谈对绿领巾的育惩看法,由他们觉得绿领巾的罚边存废,这可能也一种教育过程。对绿我们不是领巾说要尊重孩子吗?当然我也反对绿领巾是一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不恰当这种奖惩的不必安排,它的过于负面的效果有可能大于其初设想初衷。但是苛刻我觉得在这一次绿领巾事件,舆论也表现出了比较粗暴的需厘一面,这种压倒性的批评声有些是非常苛刻的,甚至是上纲上线的批评,比如我们来看这些评论的标题,“残忍教育”、“怪胎教育”、“严酷的等级制”、“对孩子心灵的粗暴的扼杀”,一顶顶大帽子往绿领巾身上扣,你觉得有这么夸张吗?
我觉得那些带绿领巾孩子孩子他是绝对想不到这么多的,根本没想到自己受到这么大的伤害,关键是我觉得成人在过度的撒娇,虽然我也不喜欢绿领巾,如果学校让我孩子带这个绿领巾的话我一定也很不爽。但是舆论这么强烈的抵制和反对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惩罚教育的边界应该在哪里?哪些惩罚是正当的?现在舆论有一种倾向就是过分的溺爱孩子,他反映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的惩罚,学校稍微采取一些带有惩罚性的方式就会遭到舆论的批评,比如说罚抄一下作业,罚站一下,成绩不好的坐到最后一排都会被舆论批评,如果孩子们再因为这种惩罚有什么想不开了就更成为大新闻了,很多老师就跟我表达过这种困惑,他们现在不知道怎么去教孩子了,按理说教育有奖有惩才会产生这种教育的激励效果,教育少不了一定的惩罚和挫折,但是舆论现在反对一切的惩罚。他们老师觉得很茫然,甚至很多很怕学生,现在很多孩子很调皮、不听话,他们不知道老师拿他们怎么办。
于是很多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只能打酱油,甚至看到学生打架了打架的很厉害,但不知道自己怎么去处理,有时候只能在旁边看这时候舆论又开始批评了,你们怎么能无所作为呢?你们怎么能做旁观者呢?你们为什么不采取一些措施呢?什么样不管采取什么方式都会被舆论批评,很多时候甚至只会让这个舆论无所适从了,不知道自己,让老师无所适从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责任编辑:hdwmn_w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