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0日,光伏晶科能源、组件再创知识协鑫集成等23家光伏企业相继发布2023年报,低点其中,产权设备提供商石英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378.92%,纠纷加剧电池封装企业明冠新材净利润同比下降122.76%,光伏呈现出明显的组件再创知识业绩分化特点。
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低点受光伏竞争激烈影响,产权行业整体承压前行,纠纷加剧今年更是光伏加速洗牌进程。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组件再创知识随着晶硅光伏PERC技术逼近发电效率天花板,低点探寻下一代光伏技术已成为行业共同选择。产权
组件报价再创低点
近日,纠纷加剧一则隆基绿能与协鑫科技签订超200亿元大单的新闻在光伏圈中引起广泛关注,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认为,这既是双方例行性长单的正常动作,也折射晶硅光伏红海比拼竞争激烈。“当前组件报价最低已跌破每瓦9毛,低于大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已向上游传导。”
一组数据可窥当前竞争之激烈。2023年,我国全年晶硅组件的产量达499GW,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同年全球光伏装机量也就是420GW。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多晶硅产量约33万吨,晶硅组件产量76GW,同比增长39.4%。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表示,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扩张,产品价格下降过快,广大企业生存压力大,加之下游非技术成本不降反升,产业链价格下降的红利在一定程度上并未有效地转化为项目投资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全球市场对光伏组件的需求量依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行业“价格战”主因并非需求不足,也非新老技术迭代过程中的老技术出清,而是源自供给端高度同质化下,企业竞争只有选择通过价格迫使产能出清。
“当前不少企业探索一体化发展,看似能降低成本,实则由于缺乏专业化能力,难以面面俱到,容易陷入封闭境地,造成专业化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缺乏差异化竞争力。”毅达资本合伙人葛恒峰说。
这一风险已在不少光伏企业的负债率上可窥一斑。记者以中信证券行业分类为标的搜索发现,整体法计算下,2023年底光伏板块资产负债率较2022年初增长超9%。以2023年三季报看,龙头企业隆基绿能资产负债率为56.35%,晶科能源达73.29%。
行业的风险已经引起资本市场警惕,光伏概念指数(885531)显示,自2022年8月达到3718.5的历史高点以来,2024年4月22日收盘时仅为2430.47,下挫超三分之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缺少资本助力,重资产投入的光伏行业面临加速洗牌。
下一代技术走向何方
在竞争加剧的当下,向科技要生产力成为不少企业的选择。随着传统P型电池已经接近发电效率极限,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押注下一代光伏技术,呈现出TOPcon(一种N型硅片电池技术)、HJT(异质结电池)、钙钛矿、CIGS(铜铟镓硒)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的发展态势。其中,TOPcon、HJT电池继承现有晶硅技术,是当前各大企业产业化的焦点,如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企业选择TOPCon,东方日升等看好HJT电池技术。
“晶硅光伏成功的光环下,国内主要光伏企业纷纷加大下一代光伏技术研发力度,呈现出HJT、钙钛矿、CIGS、TOPcon等新技术多元发展态势。”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太阳能领域技术总监钟大龙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HJT、TOPcon这类晶硅电池外,以钙钛矿、CIGS等薄膜电池也日益受到市场关注。
记者调研中看到,大正微纳研发的钙钛矿薄膜电池薄如硬板纸,在台灯等弱光照耀下也可发电,已在厦门建设百兆瓦生产线。圣晖莱南京能源科技公司研发的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每平方米只有1.5公斤重,折叠进一个拉杆箱内的电池就满足一个普通家庭日常用电需求。
“柔性太阳能电池可卷曲折叠、重量轻,能应用在房屋楼顶、汽车车顶、墙壁、路灯等区域,具备万物发电潜力。”圣晖莱总裁孙洪亮说,该公司正同国家电投等企业合作,探索海上漂浮式电站建设,可让远洋轮船在缺电国家用上清洁电能。
柔性太阳能薄膜不但可单独使用,其较晶硅电池具有更高光电转换效率提升潜力,可与晶硅叠层,提升现有光伏产品转换效率上限。宋昊表示,该公司新建的GW级钙钛矿组件产线已经奠基开工,公司已同多家公司签署协议,开发叠层电池。
知识产权纠纷加剧
尽管光伏企业纷纷试图从科技创新中寻求突围之路,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间的知识产权纠纷也随之增多。
“光伏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创新得不到应有保护,就会挫伤企业积极性。”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总法务顾问姚子然说。
近段时间以来,光伏行业专利侵权诉讼屡见不鲜。近日,TCL中环参股公司Maxeon公司就三项专利,对阿特斯控股股东CSIQ提起诉讼。去年,Maxeon子公司还对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国内光伏产业竞争激烈,企业间相互挖人使得新技术一般只能‘保鲜’3到6个月,这使得面对国际竞争时,本可通过专利互换进行的合作也面临困难。”宋昊说。
姚子然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层面宜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正面引导,从重从严打击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通过典型判例营造行业风清气正生态,鼓励通过行业自律强化知识产权交叉授权等方法开展合作。与此同时,以项目化方式提供更多应用试点,为不同技术路线提供在实战中测试、完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