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 张凇宁 文 李冠吾 程平 张释誉 摄影 )
四十二年:从零到优秀的坚持
1976年,年仅18岁的刘兴明被空军第八航空学院录取,开始了飞行驾驶技术的学习生涯。毕业后,刘兴明进入了海军航空兵五师,作为飞行员服役长达15年时间。谈到这段军队经历,刘兴明充满了骄傲和不舍。的确,军队生活让刘兴明在三个方面得到了长足的锻炼:一是严谨、认真的飞行习惯;二是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三是操作技术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在42年的飞行工作中,刘兴明始终坚持着这些在军队时养成的好习惯、好作风。
1994年,刘兴明转业到西南航空重庆分公司,开始作为民用运输机长进行飞行工作。后在2002年因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成为国航重庆分公司的一名机长。他清楚的知道军用飞行和民用飞行的不同,为了强化自己的英语,刘兴明每天都抽出时间练习,琢磨空地英语通讯的一问一答,让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得以提高。除了学好英语外,他还在每次飞行时,认真准备航线飞行资料,并很快把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附近的航路航点了然如胸。
一次在执行重庆到深圳的航班过程中,飞机起飞没多久,刘兴明就发现座舱升降率不正常,座舱高度持续上升。在密切关注飞机座舱高度,不断改变飞行高度的同时,刘兴明还不停的观察升降率和座舱高度的变化,始终将座舱高度控制在安全高度一万英尺以下。与此同时刘兴明还试图转换增压方式,但发现仍不能有效控制飞机的座舱高度。刘兴明机长随即请示空中交通管制,及时下降高度返航,由于判断准确,处置果断,避免了一起机械故障导致的不安全事件。
2016年,在刘兴明飞行的第40个年头,他获得民航西南局颁发的“金质飞行人员奖章”,这是对他40年飞行生涯的最好回报。
四十二年如一日的飞行初心
“衬衫干净的、鞋子擦过了、腰带已经放好了……”每次执行航班任务前,刘兴明都会在前一晚上开始准备自己的“行囊”。这是他四十二年如一日的飞行习惯。从自身飞行着装、仪容仪表、航前准备等细小的事情做起,他说:“这些简单的小事,也能看出一个人工作的状态,反映出一个人的精气神。”正因为他对自己有着事无巨细的要求,同事们眼中的他,永远都是西装笔挺、皮鞋干净锃亮、领带端正笔直。更让同事们惊讶的是,作为资深的机长、教员和检查员,航前准备工作可以和新放单的机长一样认真、严谨、细致,仔细核对飞行任务单和放行油量单、对起飞降落的机场和航路天气仔细分析、并针对当天所飞航线的特点,细心地落实各种预案措施。当天飞行工作结束后,刘兴明会对航后进行认真的分析讲评。
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四十二年,始终如一的这样坚持,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刘兴明做到了,用他对飞行工作的热爱,用他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安全飞行24547小时”,是他四十二年飞行足迹的共荣记录,金质飞行人员奖章是中国民航业对他的认同和褒奖。有一位同事曾经感慨的评价刘兴明“他是我见过的最有'工匠'精神的飞行员”。行动胜于语言,刘兴明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其他年轻的飞行员,在飞行作风、安全飞行上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团长”:称呼背后的亦师亦友
“广州铂尔曼的倾心交流、北京后沙峪午后的漫谈,和'团长'的往事种种,历历在目,言传身教,铭记于心……”机长彭凌这段写在朋友圈里的话语,激发了很多飞行员的共鸣。对很多飞行员来说,刘兴明不但是飞行技术的指导老师,也是生活中善解人意的老大哥。上到各位公司领导,下到刚入职不久的副驾驶,不论是老同志还是年轻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有过多年的军队经历,大家都敬称他为“团长”。老同志喜欢和他探讨飞行技术,他们觉得能从刘兴明机长身上学到很多新知识,得到很多新启发;副驾驶们更是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大哥,遇到问题总是找他求助,并能得到问题迎刃而解的指点。
飞行部的领导曾这样评价刘兴明:作为分公司的飞行教员,刘兴明能以身作则,延续飞行部“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他不仅带飞行员技术,更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飞行经验带作风,言传身教的引导年轻飞行员爱岗敬业。的确,从业飞行42年,在分公司飞行24年,刘兴明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技术不藏私,你能学多少,我就教多少”。2018年,分公司实现了安全飞行43周年,刘兴明等一批老同志所作出的贡献被领导再次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