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角钱能治好的小处方病,绝不用一元钱。市场”这是小处方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儿科主任医师毋剑梅的从医理念。她常年用几角钱、市场几元钱的小处方小处方治好患儿的病。毋剑梅开药有个习惯,市场首先会问问病人家里备有哪些药,小处方如果是市场病人已有的药,她就不再重复开,小处方有些常见药,市场她还嘱咐病人,小处方可以到外面药店购买,市场会比医院便宜些。小处方(11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老实说,市场坚持常年给患者开“小处方”的小处方医生,并非只有毋剑梅一人,仅湖北省出名的就有二人,一个是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争艳,另一个是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建木。他们在患者中间享有“青霉素医生”、“小处方医生”等美誉,深受患者的爱戴和赞颂。
说到底,医生开“小处方”的实质就是“损己利人”,是一种胆略和气魄。纵观那些坚持开“小处方”的医生,其诊治行为都是一个纯粹医者的作为。他们严格遵循根据病情需要、循速渐进的用药原则,不为个人利益所惑,不为患者过分要求所从,坚持对症下药,所以才没有大处方出现。他们常年如此,没有对医学目的的认定,没有对职业良心的坚守,没有对患者的真心体谅与关爱,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大处方”是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衍生的怪胎。如今,医院依靠卖药维持正常经营运转,医生依靠药品提成来增加收入。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型三甲医院平均药品收费占全院总收入的40-60%左右,平均每年至少有6000万元以上纯收入来自药品加成。以冬季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为例,可使用青霉素输液治疗,价格从20至200元不等;也可使用口服类药物头孢,价格从1至20多元不等。“大处方”能治疗,“小处方”同样有效,是开“小处方”,还是开“大处方”,医生的医疗伦理和职业精神确实很关键。
当然,影响医生用心为患者看病的因素,还有整个医院和社会大气候。在这个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其最基本的生活生存需要,让其彻底斩断名缰利羁,必须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就像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患者开“小处方”的李建木,在外人看来,凭他的职业买一栋新房问题应该不大。然而,一家四口至今还蜗居在妻子单位分配的70多平米的老房子,不是他不想换大点的房子,而是实在是换不起。
更何况,开“小处方”,不仅个人将面临喝西北风的危险,还会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死存亡。这么看,一名医生能够坚持常年开“小处方”绝非易事,其精神压力也是巨大的。
这说明,“小处方”需要完善的制度机制来保障。彻底终结以药养医的医院经营模式,“小处方”才能有大市场,毋剑梅式的医生也才能成为社会主流。所以说,中国医改工作必须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hdwmn_z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