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照相机收藏大展最近将在上海三山会馆举行,特稿海鸥牌、丨海凤凰牌等国产相机品牌又重回人们的派收视野。此次展览再次呈现上海民间收藏的藏代魅力。海派收藏文化的有新精髓正在于“人人收藏”“无所不藏”,它是特稿多元的、包容的丨海,大众都能够尽情享受收藏之乐、派收收藏之雅、藏代收藏之美。有新
上海的特稿民间收藏曾是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丨海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派收今天,其身份和内涵又有着怎样的藏代变化?记者日前采访了上海市收藏协会创办人吴少华。他一手创办的有新上海市收藏协会已有近40年历史,今年75岁的他仍然活跃在为市民收藏服务的最前沿。
图说:吴少华在为协会成员讲解紫砂壶知识。寿奎东 摄(图源下同)
上海民间收藏由来已久
南浦大桥附近气势宏伟的红砖建筑三山会馆,是吴少华工作室“大言斋”的所在之处,每天下午,小小的斗室都会有收藏界的三五好友前来小叙,交流心得,谈笑风生。墙上一幅字“相见也无事,不来却忆君”,正是收藏家们淡泊心境的真实写照。
当年,创办不久的上海市收藏协会搬来此处办公,吴少华也在这里从华发到白头,看着这片土地日新月异。
38年前,吴少华正值壮年,他热爱写作与收藏,采写过多位收藏名家,发现很多人都希望能够一起开展活动、相互交流。在多方征集意见后,大家一起成立了“收藏欣赏学会”,后来更名为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这就是上海市收藏协会的前身。吴少华被大家推举为召集人,后来成为会长,一做就是34年。2020年卸任后,作为创始会长的他一直还在为协会贡献力量。
上海市收藏协会是全国最早的省市级收藏家组织,它成立10年后,中国收藏家协会才宣布成立。它的成立意味着上海民间收藏不再是散落的一粒粒珍珠,而是有了一个共享、交流与提升的平台。协会成立的同时创刊了一份报纸《收藏家》(后更名为《上海收藏家》),这份报纸和协会一起成长至今。
自上世纪以来,上海民间收藏就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成为中国近代民间收藏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集邮组织、钱币收藏组织中国古泉学会等都在上海成立,也出了钱化佛等收藏大家。收藏门类五花八门,火花、香烟壳、门票、戏单,甚至讣告都成为收藏门类的一种,大众收藏的风格与思想也逐渐形成,后来收藏界索性把这种大众收藏定名为海派收藏。
在这样的土壤中诞生的上海市收藏协会,从一开始就将推动民间收藏视为己任,在1990年—1992年间,一口气在上海美术馆接连举办了“首届上海民间收藏精品展”等3场轰动社会的民间收藏大展,后来又多次举办民间藏品展览,大大提升了上海民间收藏的热度,也激发了市民享受收藏,品味文化的热情。
图说:吴少华帮助市民义务鉴宝。
收藏个人和时代的印记
人们为什么热爱收藏?每个人可能都收藏有一些过去的物件,有的保留着几十年前的工资条,有的收藏着小时候玩过的纸画片,收藏了一段生活,收藏了一段记忆,一件普通的物品因收藏而有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因收藏而获得内心的充盈。
吴少华说,从每次的展览中都能看到上海民间收藏的丰富多彩,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民生展上,人们收藏的物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摆出来令人大开眼界。BP机、搪瓷用品、月票卡……还有人收藏考试的成绩单、作业本和从前的工资单。上海的收藏家们拿来了以前用过的各种票证,当中还有鲜为人知的抹布、针、线的票证,拿来了富有时代特征的结婚三大件——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还有一整套结婚时置办的家具,各种展品反映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因为喜爱或珍重的情感而收藏,收获了个人的精神财富。收藏大铜章的严少华收藏了世界各国、十大专题的大铜章。他说:“情愿少吃一样,也要专心收藏。”前段时间在网上特别走红的收藏国内外老自行车的“上海爷叔”龚治伟说,把心爱的东西买到手时人很兴奋,有了收藏的生活就像在吃补药。
收藏家也有收藏家的情怀。当他们收藏的展品让外国人都瞪大了眼睛,惊呼在自己国内都罕见时,骄傲的心情真是像要飞起来。上海还有两个收藏家收藏了自己在上世纪60—80年代的账目,这套“数字化”反映民生变化的珍贵藏品现在完整保存在上海市档案馆里,成为时代变迁的最好印记。
人们收藏的是个人的生活记忆,但经历了时间的沉淀之后,它自然会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呈现出它不可磨灭的社会价值。
图说:吴少华帮助市民义务鉴宝。
民间家庭博物馆的升华
民间藏品如何更好地实现公共化,也是海派收藏家一直以来的思考。民间收藏家庭博物馆创造性地在上海最早出现,并有过蓬勃发展的高峰时期。
不过,吴少华说,在文化生活比较枯燥、社会活动相对有限的时代,民间收藏博物馆在普及传统文化、丰富人们生活以及提供旅游资源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文化生活的繁荣和近年文博事业的迅速发展,它的高峰期的确已经过去。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大量国有的博物馆、美术馆也迅速崛起,社会对民间博物馆的需求正逐年减少,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并且各种各样的条件也限制了民间博物馆的发展。吴少华说,一个博物馆场馆要有四大功能,收藏、展览、教育、研究,这些绝大部分是民间博物馆无法做到的。
吴少华认为要客观、历史地看待这一变化。民间收藏博物馆在时代需要时冲在第一线,现在使命达成,逐渐淡出也在情理之中。但民间收藏和民间博物馆的作用依然存在,它对未来国家文博系统的拾遗补缺作用依然是巨大的。
他认为,现在快节奏的经济大潮冲击下,传统文化的碎片化和消失速度越来越快,这份记忆必须要保存住,保存和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收藏品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而如何通过收藏品传承文化、解读文化,是民间收藏家当下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吴少华经常在聊天中推介他曾经看过的一个个人收藏家的展览,在一间废弃厂房里改建出的50平方米展室中,只展出了一件古代女性的荷包,收藏家将荷包的高清照片放大到整整一个墙面,向听众讲解这只荷包中采用的28种绣法。一场半小时的讲解,听众在无空调、无风扇的展厅内汗流浃背,却无一离场。“这就是解读文化的魅力,现代的观众欣赏口味和水平已经与从前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我们的收藏家也要提升自己研究和解读藏品的能力,不能再局限于保管员式、仓库式的收藏。”
图说:吴少华帮助市民义务鉴宝。
年轻一代心态更加洒脱
上海市收藏协会从最初的几十名会员,已经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名会员,在这当中年龄在35—55岁的会员比例占到50%—60%。这个群体既是社会上的中坚力量,也是收藏界最具活力、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喜好和理念,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收藏的走向。
年轻的收藏家和老一辈收藏家特点明显不同。老一辈受收藏的渠道、经济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收藏范围往往大而杂,在杂的基础上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年轻一代受教育程度高,生活环境不同,经济条件好,专业度更高,也更具国际视野。去年举办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第二届上海市民(青年)收藏大展上,很多年轻收藏家的收藏让人眼前一亮,如有的人收藏滑板,有的人收藏击剑,还有人专门收藏红双喜乒乓球……收藏的题材随着时代在改变,与传统收藏内容大不相同。在心态上,年轻人也比老一辈人洒脱,很多人的初衷就是单纯地想从收藏中寻找到人生的乐趣。
吴少华多年观察后发现,年轻一代受到数字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影响,喜欢快节奏、信息化的生活,更愿意接受信息时代的产物。但无论后天接受的教育是怎样的,他们血脉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终究会在某一时刻觉醒。从收藏协会内部来看,35—40岁的人群回归传统文化的需求特别强烈。文化的回归需要载体,收藏提供了这么一个机缘。
上海市收藏协会非常重视新鲜血液的吸收和培养,会员中年龄最小的现在还在读初中,一个是受家庭的影响收藏木雕,另一个是收藏卷笔刀。吴少华非常推崇收藏对少年儿童品格塑造的影响,他认为收藏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视野,喜欢收藏的孩子专注度、条理性、探索精神和学习精神也都明显更强。
永葆活力的海派收藏家
在中国收藏界,上海市收藏协会是一只“领头羊”,几十年来它没有停留在仅仅组织活动、举办展览上,而是紧随时代变化,不断在组织架构和服务内涵上创新。现在上海每个区都有自己的收藏协会,还有以社区为单位的收藏沙龙;拥有书画、陶瓷、玉器、钟表、民间秘方等20多个专业委员会;协会还老少兼顾,对老年会员设置“海派收藏成就奖”,优先宣传、出书、服务,为年轻会员成立上海市收藏协会青年委员会,鼓励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协会近些年还开设了艺术馆博物馆联盟与传习所联盟,后者正是契合当下人们对传统非遗、手作的青睐。传习所有香文化、碑拓、唐卡、紫砂壶、药斑布(蓝印花布)、篆刻、盆景制作、蜡笺纸制作等等,都是由年轻人组成,各自有活动场地。协会还为他们在人民广场的地下商城设置了一间传习体验会所,定期举办讲座和体验活动,每期都是爆满,深受欢迎。
协会的公益活动也是数十年从未间断:面向社区建立了非遗文化讲师团,面向社会的公益鉴宝活动定期举行,吴少华自己也多年来坚持每个星期一下午为公众做公益鉴定……
吴少华今年75岁,满头银发,但丝毫不显年迈。他思维敏捷,常常滔滔不绝两三个小时,听者全神贯注,听完意犹未尽。他喜欢新生事物,喜欢跨界思考和创新,同时对新生事物也保持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至今拒绝使用微信,仍然用短信和电话与外界沟通。他说,这并不是盲目排斥,而是拒绝被网络“绑架”的生活,杜绝碎片化信息对大脑的冲击和对时间的占用。他保留每晚阅读2—3小时的习惯,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一交流就能感觉到我有没有落伍”。
吴少华曾经在协会的微信公众号开了一个专栏“大言斋收藏笔记”,记录了他个人与收藏界的许多名人的故事,后来结集成书出版。在笔记中,吴少华无限怀念多年来那些帮助与推动过上海民间收藏的大家和前辈,这么多年来他为上海收藏界坚持不懈地无私付出与努力,也正是为这些收藏家的执着精神所感动。
担任会长之后,他没有从协会收取一分报酬,甚至出差都是自掏腰包;从那之后,他也从一个收藏家转变为协会的组织者,从不以一个收藏家的身份参加任何展览。只有纯粹,才能使协会更具公信力与凝聚力。
他说:“我就是一个搭台的人,我把舞台搭得大一些,让更多资源都集聚在这个平台上,让收藏家们自己去寻找各自发展的方向。”
最近,吴少华受到网红文化的启发,又有自己的新思考,努力推动会员研究藏品、出书,推荐收藏名人,让收藏家们也“出圈”,扩大收藏的影响力,让它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
记者 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