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探秘“用啰木两片,元朝凿空其中,皇帝类人形大小合为棺,伪装置遗体其中。陵墓加髹漆,秘籍毕,探秘则以黄金为圈,元朝三圈定”。皇帝然后,伪装掘深沟一道埋葬,陵墓“以万马蹂之使平。秘籍杀骆驼于其上,探秘以千骑守之。元朝来岁草既生,皇帝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
当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就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下葬。南宋文人的笔记中记载,成吉思汗在宁夏病逝后,其遗体被运往漠北肯特山下某处,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遗体存放在一个将大树中间掏空做成的独木棺里。
木棺下葬后,土回填,然后“万马踏平”。为了不让外人看出曾经动土的痕迹,“万马踏平”后,还要用帐篷将周围地区全部围起来,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长出,与周围的青草无异,才将帐篷撤走,这样墓葬的地点就不会泄露了。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是我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关于“成吉思汗”姓名的由来,目前有三种说法。
网络配图
第一种说法,根据《史集·部族志》的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多数”。
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第三种说法,《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
铁木真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全套工作完成后,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杀死一头小骆驼,这时,陪伴这头小骆驼前来的母骆驼就会十分悲痛地号叫,并且记住这个地点。第二年来祭祀的时候,把这头母骆驼牵来,在杀死小骆驼的地点,母骆驼就会悲痛地流泪。这样,前来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确切地点。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建立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绝对不是光靠着武力,也同样依靠着很高的智慧。依靠骆驼寻找祖宗坟墓的说法,是建立在封建时代汉族统治者对蒙古民族的歧视和排斥的基础上的荒谬论调。骆驼是一种牲畜,它的寿命不会比人的寿命更长,依靠骆驼寻找坟墓的说法并不可信。
网络配图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其特点是薄葬简丧。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较简单实用。特别是在蒙古人大举扩张的战争年代,丧葬仪式尤其简单。
下葬时,他们让死者坐在一顶生前用的帐幕中央,边上围着祭祀的人进行祷告,随葬的有马匹、弓箭和摆放着肉乳的桌子,最后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个世界上生活时,有帐幕住,有马骑,有肉乳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实行汉法,也渐渐受到汉人丧葬习俗的熏染,开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与汉人不同。死者入殓后,两块棺木合在一起,又成为一棵圆木,然后“以铁条钉合之”。
但尽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殓仍然简朴如初,寿衣大多就是平时穿的衣服,随葬的器物也会比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剑一类的东西。
而元朝皇族特别是皇帝死后和一般的皇族及贵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后首先是要有一个下葬的仪式,随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时不得有汉族官员参加,也不会在地面上建设大规模的建筑物。
不设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来都是很简单。另外为了不留下可以让盗墓贼发现的线索和痕迹,元朝在皇帝下葬地点上的史书记载也烧得可怜,以至于让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元朝皇帝忽必烈在位期间,为自己也为后代子孙找出陵墓不被盗掘的方法,为此他对于元朝皇帝陵墓做出了周密的安排:选择一个人口稀少的风水宝地作为陵寝的埋葬地,然后将当地的所有人口进行迁移,让这个地方变成无人知晓的空白地。
网络配图
下葬时,不允许有汉族官员参加元朝皇帝的送葬仪式和到达下葬地点;皇帝去世后,对外宣称皇帝遗体运回漠北进行安葬,并且在历史的记录中加以记载,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让盗墓贼无法下手。
陵墓不做过多的建筑,不设置过多的随葬品,不设置墓碑,使得皇陵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墓葬没有区别;在记录皇陵时只记录蒙古贵族和皇族清楚的地名,让外人很难察觉一切都是精心策划的骗局。
记录的不完整和有意的编造使得元朝这个汉族以外的朝代越来越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加上蒙古族特有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性还有很多不为外界所了解,这就使后代很难了解历史的真相。这或许就是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的原有。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