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慈善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纳入将先期在四川、学生甘肃等省市近百所中小学捐赠111万余册《慈善读本》,素质后期还将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评估迫今后,种道中华慈善总会将与教育部门合作,义上制定慈善教育计划,慈善慈善将有望纳入学生素质评估中(11月9日《京华时报》)。纳入
红十字总会刚谋划未年五年,学生要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陆续推广建立红十字会组织,素质实现广覆盖,评估迫引来“板砖”一堆。种道结果,义上中华慈善总会也按捺不住寂寞,慈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意欲分一杯羹。相比于红十字总会的“扩军增容”,中华慈善总会将“慈善纳入学生素质评估”,则更具胁迫之意,令人莫名惊诧。
评估是评价估量之意,结果是不好就坏,不低就高。素质评估作为一个全面的体系,虽然涉项较多,但在时下素质教育自身空泛无物,评价基于客观的因素少、主观因素多的情况下,慈善纳入学生素质评估,其结果将以什么为标准?是“慈善课”的考试成绩为准,还是所捐财物的数目为标?亦或是老师的评价,学生的测评,以及自我推荐?“一颗慈善的心”本就难以揣摸,评估的重荷只会让学生趋向世故。
道理很简单,各地在推行的爱心教育或“做好事”的活动当中,“基于意识培养”往往成为空话,都难免陷入“指标数据化,数据任务化”的窠臼,结果就出现了“自己丢钱自己捡”,或者同学之间互证的怪象。本来是引人向善的制度设计,却在实际过程被完全异化,并走向了初衷的反面。这样的结果,自是不能用“好心办了坏事”来解释。
从本意上讲,“慈善从娃娃抓起”无可厚非。但怎么抓却是一门学问。向中小学捐赠《慈善读本》,开展慈善讲座,这都是有效的方式,慈善组织可将其视为自身的责任,但孩子却未必有此非行不可的义务。因为在慈善的接纳和表达上,他们有权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和途径,慈善总会的介入不过是众多选项之一。就像“法律进校园”、“京剧进校园”、“长跑进校园”一样,如果作为“备选动作”,供学生们当当“票友”还可以接受,但若强行要求,甚至作为素质评估的标准之一,就有些政绩考核上的“一票否决”之意,有强买强卖之意,这违背了慈善的本意,也违背了教育的伦理。
当慈善成为一种“课业要求”之后,学生就不再去“诗意地表达”。此起彼伏,互相“攀比”,看似热闹的场面,并非慈善真实的表露,而是爱心被绑架之后的提前透支,成了世俗的“表现工具”。当学生的这种慈善热情被过度透支和消耗殆尽,其可能会用一辈子来弥补和回填,这样的场景,对于学生或慈善本身来说都是一种不幸。□唐伟
责任编辑:hdwmn_c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