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近日,三公中国工程院发布去年三公经费决算数据和今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率先成为继科技部后又一个响应国务院号召晒三公账本的晒账受苛中央部门。随后几日,本的不该中国科学院、三公国家文物局等相继公布“三公”经费情况。率先(7月10日《京华时报》)
这几个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晒三公账本的晒账受苛中央部门,收获的本的不该并非全是掌声,其中不乏质问。三公譬如中国工程院就因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只公布因公出国(境)经费,率先而公车花费、晒账受苛公务接待费两项数据空缺,本的不该遭舆论质疑。三公国家文物局的率先数据更是引发热议:为什么在压缩三公支出的大背景下却出现两倍增长?以至国家文物局不得不作回应。一个显而易见的晒账受苛反差是,那些没有及时公开“三公”消费的部门一身轻松,而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则因充当“出头鸟”而成众矢之的。
这几个部门的数据确实存在瑕疵,但公众不该过于苛责,公开比不公开好,这是基本常识。他们主动把自己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这需要勇气和自信。甚至可以说,愿不愿公开,已是各中央部门公开“三公”账本做得好不好、愿不愿意接受社会监督的一个判断标准。于情于理,以上部门都应该得到理解,而不是挑剔和发难。
暂且搁置争议,让“公开”成为一种习惯,是逐步规范“三公”消费的必经途径。事实上,许多部门之所以观望,不敢或不愿公开“三公”账本,很大程度上是忌惮舆论的反弹的。如果我们创造相对宽松环境,让更多部门投入到公开的行列,就现阶段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三公”消费居高不下,有主客观以及历史现实的诸多因素,因而其解决也必然是渐进的过程,指望一步到位基本不现实。务实而不空谈,理性而不苛刻,循序渐进,中国式改革大抵如此。(吴龙贵)
责任编辑:hdwmn_sh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