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如戏,光明干部全凭演技。网批
昨天,装儿新华社痛批了一桩怪事:近日,扶贫扶贫在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中,少数式扶中部某县上演了一场干部“装儿子”的地方戏码。为应付检查,精准避免“露馅儿”,异化一名年轻干部“潜伏”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成形想替贫困户回答问题、光明干部蒙混过关。网批但“演技”再好也难让百姓接受,装儿“假儿子”一句虚伪的扶贫扶贫“妈”,叫得老太太变了脸,少数式扶气得小姑娘撇开了头,地方不仅被抓了个现行丢了脸,更丢掉了为人民服务的那份真心。
如果说贪官在忏悔录里“装儿子”是为了博同情,那么,干部在迎接检查中“装儿子”显然是为了求加分。群众难免要问一声:有这样的闹剧打底,少数地方的扶贫能“精准”到哪里去?
这种虚伪的“儿子”角色,不仅叫人瞠目,更令人恶心。当然,尽管新闻未曾指名道姓,但类似拼演技式扶贫,早已不是脑洞大开的孤本。比如去年底,经济日报亦曾披露过一则扶贫丑闻:彼时,湖北省武汉市2016年“十个突出问题”承诺整改追踪报道第三场播出,主题围绕精准扶贫展开。节目反映,在有的村民心中,精准扶贫就是照了一次相。扶贫干部说,拍个照就能证明来过;拍完照后,扶贫干部们就走了。摆拍式扶贫和“装儿子”扶贫,基本都是同一个套路:扶贫中的形式主义。
假儿子喊妈,戏给演砸了。这是遇到不愿弄虚作假的“妈”,可如果导演和演员功课做足了,真的贫困户反而成了“路人甲”——脱贫工作国家省际交叉考核还能从演技中区隔出扶贫的真与假来吗?真正的问题有两个:第一,“装儿子”这样的桥段,究竟是谁的创意?换言之,这是个别人临场飙戏,还是地方扶贫一贯的作为?第二,干部如此弄巧成拙,难道没有掂量过胜算的概率吗?如果扶贫考核在程序正义上堵死了作假的后路,大智若愚的当事人估计也不会多此一举了吧。一句话,笑话是“装儿子搞出来的”,须反思的恐怕不只一个“儿子”。
这两年,扶贫工作如火如荼。2013年至2016年4年间,中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少数地方,说好的精准扶贫,确有异化成形式扶贫的迹象。
在扶贫作风上,“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地”;在扶贫方式上,热衷“走读式”“挂名式”帮扶;在扶贫效能上,要么“拖延病”要么“急躁症”……结果就是“垒大户”“造盆景”,或者“巧算盘”“数字脱贫”。这些问题,不仅民众看在眼里,制度设计也是记在心上。早在去年10月,针对部分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国务院扶贫办曾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及时纠正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事实上,各地的相关动作也不少。比如湖北省今年3月在全省启动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专项治理行动;四川省委近日出台《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十六条措施》;就“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北京市纪委近两年来已对841人进行党纪政纪处理或行政问责……问题是,禁令之下、警示当前,为何扶贫工作在少数地区还是“套路深深”?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两个:一则,扶贫工作点多面广,不当政绩观之下,概率上或难免有投机冲动;二则,“虚”字当头、“空”字挂帅是某些权力作为的常态,形式扶贫只是习惯的延伸而已。
“装儿子”扶贫不只是个演技问题。如何让“装”的心思泯灭在萌芽状态、如何让贫困户对扶贫工作有更多评价权——这些核心问题,亟待查漏补缺。
(原题为《“装儿子”扶贫不只是个演技问题》)
责任编辑: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