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人民今年4月1日,法院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推行意见》,今天(15日),立案立有理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发布了《意见》,登记自5月1日起施行。制改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接受本台采访,案必深度解读。诉必
《意见》开篇指出,人民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法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推行“立案难”问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立案立有理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登记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立案审查制它的制改核心的特征就是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法院要对起诉的案必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甚至有一些要对事实、证据进行深度审查,这样客观上就把一些本来应该受理的案件,挡在了门外。立案登记制,顾名思义,它不对起诉的要件进行实质性审查,而仅仅是对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都要登记立案。这实际上就客观地扩大了受案的范围。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点是改进工作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包括:
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律规定期限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第四,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第五,明确指出加强内部监督以及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第六,强化责任追究,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
景汉朝:从案件的阶段,主要是指初始起诉,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一审,从案件种类来讲,是指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强制执行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从目标要求来讲,那就是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都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不得违背法律拒绝收案。
责任编辑:吴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