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时尚资讯

曹魏时期为什么会爆发淮南三叛?三次兵变造成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4-11-15 12:57:55

  淮南三叛,曹魏次兵成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时期由于司马氏夺权专政,发淮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南叛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变造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影响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曹魏次兵成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258年二月)。时期三次叛乱皆为司马氏所平定。发淮

  魏太尉王凌与外甥、南叛兖州刺史令狐愚掌重兵于淮南,变造谋立楚王曹彪为帝。影响令狐愚卒,曹魏次兵成嘉平三年(251)王凌以讨孙吴为名表求发兵,时期又遣杨弘说兖州刺史黄华共同举事。发淮杨弘、黄华告发,司马懿率中军征讨。王凌见事败,降于丘头(今河南沈丘东南),饮药自杀。

image.png

  正元二年(255)魏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今安徽寿县),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率军渡淮,进至项县(今河南沈丘)。司马师率军10万征讨,大破淮南军。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

  甘露二年(257)魏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攻掠淮河南北郡县。司马昭督军26万征讨。甘露三年(258)正月,诸葛诞兵败被杀。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

  淮南叛乱,有三点共性。即其一,时间短,消亡快,可谓是叛也匆匆,败也匆匆,颇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一叛刚定一叛又起,接踵而至。一叛二叛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间就结束,而三叛虽长点,但也只有存活十个月。

  其二,人不一,事一样,可说是记叛不记平,大有点复蹈前辙的感触。一叛提前泄密且无将无兵,无法与司马懿相对抗;二叛军心涣散且少将缺谋,不能与司马师相抗衡;三叛贻误战机且将师不合,不可与司马昭相匹敌。

  其三,同手段,异性质,堪称是换汤不换药,特有些前赴后继的味道。一叛欲立楚王曹彪驱除司马懿而采取军事行动(势败之后,曹操之子曹彪遭司马集团诛杀);二叛矫太后郭氏诏废除司马师而采用起兵讨伐;三叛联合外国吴国征伐司马昭而选择兴兵反叛。

image.png

  除此之外,淮南三叛都是以地方政变的方式来反抗中央集权,以弱对强,以小击大,以逆抗正,必败无疑,不得善终。就这样,不管是干臣王凌、良将毌丘俭还是猛将文钦、俊帅诸葛诞先后被奇策善谋的司马懿、雄才大略的司马师和野心勃勃的司马昭所平定。

  淮南三叛,表面上为了捍卫曹魏皇室,实质上为了一己之私,兴师反叛只是自保手段。即便是自保,仍需师出有名,找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或借口来攻击司马氏。不过,淮南三叛的组织者们都不屑编个能糊弄天下人的理由,直截了当进行地方反抗中央的军事行动。

  这三次兵变的失败,使司马氏成功铲除拥护魏帝的势力。此后朝廷上很少有实力派支持魏帝,士大夫纷纷拥护司马氏,司马昭成功走向篡位大道。甘露五年(260年),发生甘露之变,曹髦不甘被控制,率臣反抗司马昭,最后被司马昭、贾充及成济所杀。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死后不久,其子司马炎即篡魏称帝,建立西晋,曹魏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

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