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少数民族政权灭亡的释废少数原因探索,感兴趣的金儒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对于辽国、民族灭亡金国、政权元朝、跟汉关系清朝等胡族王朝的释废少数衰亡,长期以来,金儒有一种观点,民族灭亡就是政权抨击他们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跟汉关系沉迷于汉文化,释废少数以及佛教、金儒道教等中原流行的民族灭亡宗教,忘却了自己身为胡族的政权尚武传统,即所谓的跟汉关系“辽以释废,金以儒亡”。
而事实上呢?所谓“狼图腾”式的胡人尚武精神,说白了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草原上啃沙子,在深山老林里打野兽,一无所有者自然不怕再输,赢了就是跻身人间天堂。所以,胡人有机会联合起来去抢掠南方富裕文明之地,自然是动力无穷。
以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为例,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人起兵建立大金国之初,这些在白山黑水的深山老林里,长年和野兽博杀,亲手搏熊刺虎的精壮汉子,在抢得辽国积累百年的武库后,迅速组建了一只重甲骑兵军团。一千女真军就敢迎着辽军三万骑兵正面冲击,甚至连人带马披甲,来回冲阵一整天,再强的敌阵也能生生被他们打垮。
金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
所以,两千五百女真勇士起兵,十年吞辽,六万金军铁骑南下,两年破宋,一路征战所向披靡,气吞万里如虎,席卷江山如画,不但是东北亚大陆前所未有的虎狼之师,在整个中国冷兵器史上都可算稀有强兵了。
金军多年征战,亦磨练出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完颜宗辅、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等一大批战术能力卓绝的将帅之才。
然而,这批熊虎之将在连续破大国、克名城的短暂辉煌后,迅速沉溺于无休止的酗酒和纵欲下, 从公元1127年到公元1137年,十年间 一个接一个的暴卒而死。
完颜宗望死于1127年,完颜斡鲁死于1128年,完颜闍母死于1129年,完颜斜也死于1130年、完颜娄室死于1130年、完颜宗辅死于1135年、完颜宗翰死于1137年……
金国人曾经的昌隆武运,也随着这些璀璨将星的陨落而一去不返了。连同他们麾下的女真虎贲之军,在中原花花世界早都酥软了骨头,不复曾经的血性胆气。
到了岳家军北进中原的时代,金军精锐和宋军正面对决,竟然是屡战屡败, 和宋金刚开战时,战斗力已经有天渊之别。头号名将完颜宗弼,成了成就无数宋朝名将的“败战大王”。正是“其兴也勃也,其颓也忽也”。
金国太师、梁王:完颜宗弼(兀术)
这奇怪么?一点也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史记》记载,汉奸始祖中行说就教育匈奴单于,如果不能保持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而是沉迷于汉人的衣饰精美,则匈奴军队战斗力必定崩溃:
【匈奴人众不能当汉之一郡,然所以强者,以衣食异,无仰于汉也。今单于变俗好汉物,汉物不过什二,则匈奴尽归于汉矣。其得汉缯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汉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
然而,不论汉人还是胡人, 作为高等动物,羡慕繁华富裕,喜欢文明讨厌野蛮,都是正常人性。对汉人相对先进、文明、富裕生活方式的向往,正是广大胡族贵族和民众的必然需求,要制止这种心理,完全就是和人性对着干,也注定不能成功。
在草原上,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不是胡人将士们不想要金银财帛,而是欲求而不得,正是因为大家喜欢这些,才跟着胡人皇族的大军杀入中原。
如果大家都对这些财富文明没欲望,就喜欢草原的那些帐篷牛马,就喜欢在长白山猎鹰采参,那九死一生杀入长城,岂不是有毛病?浩瀚大漠,白山黑水,这些宝贝可都是现成的!
所以,等到胡族军队占领中原地区后,建立王朝后,将士们一个个吃饱穿暖,囊里装满了抢来的财富,心满意足,自然尚武精神开始消磨,再往后两代人习惯了温柔富裕的生活,先祖啃沙子打野兽时的彪悍敢死之气自然荡然无存。
哪怕有胡族皇帝居安思危,想要竭力维持先祖的“尚武精神”,也不过是面子工程,南辕北辙罢了。他们往往一边自己要花天酒地,享受汉人提供的丰硕和发达文明财富,一边却要自己族人吃苦受罪保持野蛮人的淳朴尚武之风,来保持军队战斗力,没做梦吧?
忽必烈这个大元朝“薛禅皇帝”,自己营建上都城,大都城,广修宫殿,却指望怯薛军将士继续过草原上放牛牧马的日子,保持尚武精神,可能么?
元世祖薛禅皇帝:忽必烈
乾隆帝这个大清朝十全老人, 六下江南花天酒地,却强求八旗健儿们,各个向森林里猎黑熊采人参的先祖们学习“尚武精神”,有病吗?
满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满清王朝还在辽东的时候,八旗王公贵族们已经对汉家文明艳羡不止,争相模仿明朝权贵的生活方式,让皇太极怒不可遏,三令五申去禁止,收效甚微。从西洋传至汉地再传到辽东的烟草“淡巴菰”,几经变迁后,竟成了满洲男女老幼人人嗜好的必需品,民族习俗的一部分。
对胡族王朝来说,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逆取顺守才是保全政权之道。军兴之初灭人之国,自然必须崇尚武力,自然必须鼓励族人崇尚竞争,崇尚权力,甚至阴谋诡诈无所不用其极。
等到天下已定了,帝国扩张已经达到了地缘的极限了,强弩之末难穿鲁缟了,再继续鼓励族人崇尚武力,崇尚权力,以及善于阴谋诡诈,这是要对付谁呢?对外扩张不能,就只能内斗自残了。
所以,明智的胡族皇帝, 就只能选择像汉人王朝一样,强化君权巩固中央集权,也就是所谓的“汉化”。所谓汉制汉礼,不是空洞的文字礼法文化,不是简单的说汉语改汉服,甚至不是把“大汗”改成“皇帝”那么简单,而意味着实际权力分配制度的改变,是实实在在的强化中央集权和皇权,削弱贵族势力。不如此,帝国不能长治久安。
北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同样是鲜卑人,鲜卑拓拔皇族近支一边倒的支持孝文帝,远支和拓拔贵族主流都竭力反对,就是因为权力分配的根本矛盾。
元宏改革能成功的前提是,经过他身为汉人血统的祖母冯太后多年执政,汉化势力已经占据了优势,哪怕其皇太子带头反对, 一群远支宗室重臣群起呼应,还是被果断镇压。而此前的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同样很喜欢汉文化,很喜欢邺城,但只因彼时鲜卑守旧派重臣势大,哪怕身为开国皇帝也便必须老老实实地回平城。
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元宏:
三十年后,那些六镇豪杰们造反,是他们反对失去权力和上升通道,不是反对到中原享福搞汉化,真喜欢在边镇吃沙子,所以即使是在洛阳那么多年的洛阳禁军们,同样因为失去上升通道,也与之心有戚戚焉。
元朝也是极好的例子,几乎已经将疆土扩张到了力所能及的极限。为什么不能继续对外扩张?真当忽必烈不想?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蒙元军队灭宋之后,接着进攻日本、进攻缅甸、进攻印尼、进攻越南,却屡屡失利。对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那些“西北诸王”的战争,也是败多胜少,兵锋长期止步于吐鲁番盆地。
蒙元王朝面对文明选择多,贵族势力又强大,所以汉化势力始终不能获得全胜,由此导致的恶果,就是元朝皇权弱势,贵族势力强大,由此权臣擅权,内斗层出不穷,甚至闹出两都之战的大规模内战,所以灭亡得那么快, 持续不到百年。
元末权臣,汝阳王:察罕·帖木儿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的真相是什么?
辽国是因为要意识形态整合各部而大兴佛教,金国是因为武力不足用而不能不大兴儒教。
统治集团统治国家必然是以少御多,但是胡族王朝坚持“以少御多”的民族差别待遇,是没法让占数量绝对优势的广大汉人去认同的。
因此,这些胡族政权既不建立稳定巩固的秩序,屡番内斗削弱了上层势力,进入中原后,生活方式的腐化又削弱了下层势力,武力不足用,保守势力强大,又不能文治汉化到底,让被统治的广大汉人认同胡族统治者的合法性,不亡何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