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谥号为什么是包拯孝肃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孝肃
包拯的包拯一生历经宋神宗、宋仁宗两朝,孝肃其丰富多彩的包拯人生经历中凝结在包拯身上的忠、孝、孝肃廉的包拯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孝肃之风”,孝肃对包拯家族产生了重要的包拯影响。而“孝肃”正是孝肃包拯的谥号,也是包拯他的化身。
这种“孝肃之风”经过包拯后裔的孝肃继承光大,形成了包氏家族特有的包拯“孝肃家风”。《家风》中就说道:“龙图懿范九州颂,孝肃孝肃家风万世传。包拯”包拯对子孙的要求很严,他曾留下家训一则:“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回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而他的长媳崔氏、子包绶、孙包永年严守家训。以孝肃包拯为楷模,无论是居家还是为官,始终保持忠诚、孝廉和正直的孝肃遗风。
包拯的长媳崔氏,在十九岁时和包拯的长子包繶结婚。不到一年包繶就病故而去。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文辅,然而文辅在五岁时也夭折了。包拯看崔氏年少,不忍心她就这样一辈子守寡,便主动托人征求崔氏的意见,让她“还宗”,另结良缘。
而崔氏为了照顾老年丧子又丧孙的包拯,使包拯能尽心处理国家大事。便“蓬垢涕泣出堂下”对包拯说:“您老人家是天下很有名声的人,我能成为您的儿媳孝侍公婆,已经很荣幸了,怎能敢玷污家声!”并发誓说:“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他也。”
包拯五十九岁时,侍妾孙氏为包拯生了一个儿子名包绶,不久,孙氏离去,包绶便由崔氏抚养。1062年包拯病故去世,崔氏侍候婆婆,从开封护灵至合肥。数月后,崔氏的母亲吕氏从荆州来到合肥看女儿,并要求女儿改嫁,崔氏便说:“公公去世了,婆婆也已经年迈,而小叔还年幼,这个家需要我来维持。”吕氏见此便要求崔氏送自己回家。
而婆婆董氏和乡亲们担心崔氏一去就不回来了,恋恋不舍。崔氏便向众人表示,“苟不如志,即以尸还包氏”。崔氏到荆州说服了舅父和亲友,如期返回合肥。朝廷知晓了崔氏的事迹,便授封她为寿安县君。
四年后婆婆病重卧床。崔氏和小姑陪床护理,亲自煎药喂食。1068年婆婆去世后,包氏家庭由崔氏主持,她视包绶为亲生,关爱抚养,为他择师教授,物色配偶,扶持赴任,又千方百计地给包绶找到了生母孙氏。经过多方努力,将族子包永年过继到包繶名下,尽心抚育成人,为包拯长子承传了血脉。
崔氏对包拯夫妇的事孝,对包拯子孙包绶、包永年的尽心抚育,为包氏家族的生息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086年保信军长官以“崔氏节行著乡里”上报朝廷。朝廷特赐崔氏升为永嘉郡君。“乃表门闾”。在其家门口建筑一座“节妇台”供后人崇敬永瞻。
崔氏于1094年病故,享年六十二岁。
包拯次子包绶原名綖。包拯去世时他才五岁,由嫂嫂崔氏抚育成人。他重礼仪,守孝道。十一岁时生母去世后,他“居丧尽孝,毕葬成礼,乡闾为之叹伏”。包绶对抚育他成人的长嫂崔氏十分敬重,崔氏去世时,他千里奔丧,以母亲之礼仪办理丧事。这也是包氏的“长嫂如母”的由来。
包拯逝世时,仁宗皇帝亲自到他家吊唁。包绶跪地接驾。仁宗皇帝当时赐给包绶一个将仕郎太常寺太祝的官衔。三年守孝期满后,小小年纪的包绶照例晋升为大理评事。因为自幼得到崔氏的精心调教,他好学奋进,处世严谨,一举一动都酷似包拯。
1105年时,包绶去潭州任职途中身染重病,船到黄州(今湖北黄冈)附近时,便与世长辞。时年四十八岁。人们打开他的箱子,除了诰命、书籍、著述、文具外,没有一文钱。由此可见他艰苦守节,一生清白。
包绶死后无钱安葬,十六年后,儿子包耆年、包景年都已安家立业,经济状况稍有好转,才将父亲棺骨运回包拯大茔,落叶得以归根。包绶的墓志铭中写道“孝肃之风,至于公而益炽也”。
包拯的长孙包永年本来是包拯的一位族孙,他的父亲早死,母亲肖氏改嫁,包拯的长媳崔氏便将包永年收为包繶的继子。包永年也感恩戴德,勤奋上进,以包拯家训为宗旨,立志做包拯的好后代。
政和八年(1118),包永年晋升为七品宣教郎,去鄂州(今湖北武汉)任祟阳县知事。任期未满,身患重病,医治无效故去。终年五十一岁。
包永年为官一直保持包拯、包绶的廉洁作风,从不贪求苟得。去世时没有一点余蓄。他先后娶了三个妻子,都已病故。留下一子包完尚幼。三个女儿,两个出嫁,一个尚幼。由于儿小女幼,家中贫困,包永年的丧事是由两个堂弟(包绶的儿子)包耆年、包景年共同出力办理的。
包拯的遗风余烈犹在,子孙们“生平清苦守节,廉白事务”。“莅官临事,廉清不扰”。经过祖孙三代的维持,终于熔铸了闻名于世、懿范千古的“孝肃家风”。
“孝肃家风”是包氏族人的精神遗产,他们以此为荣。世代相传。据有关资料和各地包氏宗谱记载,可谓世世有精英、处处有典型。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岗位上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