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官场可贵之处,在于他看出朱元璋的类刘魄力及才能超迈群雄,是伯温值得辅佐之人。他的促成遗憾之处,在于对“伴君如伴虎”认识不足。朱元璋他不是皇帝不懂,他知道多疑与侥幸之人不可共谋国事,官场但他已将全部理想都寄托在朱元璋身上。类刘五十而知天命,伯温他在天命之年追随朱元璋效命王政。促成在这条路上,朱元璋他走了15年。皇帝这条路既辉煌灿烂,官场又残酷凄冷;既轰轰烈烈,类刘又战战兢兢。伯温
民间向有“一统江河刘伯温”的说法。此文可让你一览刘伯温的才具、谋略、功业、识见,并对其生命际遇深深慨叹。
至正十年(1350年)阳春三月,杭州西湖烟柳笼堤,青莲映水。临近正午,一艘»舫自湖心驶来,系缆钱塘门外。船上走下几位身着元朝官服的中年男子,走进一家临湖的酒楼。不消片刻,随行衙役已为他们安排好珍馐玉馔、琴师歌女。
湖上风浪骤起,一团铅灰色云团自西北方向涌出,阳光忽被蚀去。一会儿,铅云移至湖心,盘桓少许,复又散去,天空仍清碧如洗。
“好一朵异云哪!”有人赞叹。
“不是异云,是庆云。”有人纠正。
一位清瘦官员则语出惊人:“这不是庆云,是天子气。这股气起自金陵。10年后,那里会诞生新的英主。我命中注定,要辅佐他再造乾坤。”
这位官员名叫刘基,时年39岁,所任官职为江浙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
官场另类刘伯温
稍通明史的人,对刘基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如果只评两个功劳最大的明朝开国功臣,笔者以为,只有徐达与刘基两人有资格当选。
网络配图
刘基,字伯温。在民间,刘伯温的名气远远大过刘基。刘伯温生于1311年,正值元朝中叶的全盛时期。他22岁考中进士,然后滞留北京候补,3年后,才被安排到江西行省担任高安县丞。此后,他有20年的官宦生涯,其中两次被免职。这绝不是因为刘伯温行为放浪,犯了什么渎职罪,恰恰是因为他过于刚正。用《明史》的话说,他丢乌纱帽的原因是“发奸摘伏,不避强御”。乱世英雄,在顺世一般都没有机会当良臣。如果没有元末的大乱,刘伯温恐怕只能是个寄食官场的不得意文人。
刘伯温少时有神童之称,据说可以一目七行。判断一个读书人是否有才华,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记忆力,二是领悟力。刘伯温在这两个方面都是超一流的。据说他游学京城期间,某日逛进一家书肆,发现一本天文书,遂站下来翻阅。店主见他看得入神,便上来搭话。言谈中觉得这位年轻书生谈吐不凡,有意将书送给他。刘伯温笑着谢绝,说:“不瞒店家,我方才看了半日,这本书早已装进了肚皮。”说着便流利地背诵起来。店主大惊,以为遇到了转世的诸葛亮。
刘伯温不仅尊崇孔孟儒学,更喜欢运筹帷幄的横霸之术。《明史》上说他“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象纬之学,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机妙算。这门学问是建立在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基础上的谶卜术数。
刘伯温在元朝的最后几个官职,都落脚于浙江。那几年的浙江,主要任务是围剿海盗方国珍。刘伯温屡次建言而不为当政者重视,一气之下弃官归里,这是至正十八年(1358年),刘伯温47岁。
从刘伯温在元朝入仕的履历可以看出,他从未当过一把手,始终是无足轻重的配角。对一般的乡村知识分子来说,这也算是出人头地、光耀门庭了。但刘伯温不一样,他少有大志,认为自己是“帝王师”一类的角色。
但是,新的真命天子将于何时出现呢?刘伯温辞官归里时,距他在西湖赏春望见“天子气”已过去8年。如果他的预言灵验,那么,两年后他就该与真命天子见面了。
促成朱元璋的皇帝梦
刘伯温与朱元璋的见面,的确是在10年后即至正二十年(1360)的春三月。斯时,刘伯温已在家闲居两年。
据说,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缘于另一位硕儒朱升的推荐。朱升亦是元朝归隐的官员,与朱元璋同乡。他被请出山后,便向朱元璋推荐了“金华四杰”。这四人是刘伯温、宋濂、章溢和叶琛。其时,朱元璋已是元末农民起义军中较有实力的一支。随他揭竿起义的人士,多半是淮西家乡的哥们儿,如徐达、沐英等,抡枪使棒冲锋陷阵都是好汉,但审时度势运筹帷幄都不在行。朱元璋一心想招聘几位智多星来共谋大事。听了朱升的话,他委派专人将“金华四杰”请到南京。
对于四人的到来,朱元璋给予足够的礼遇,除了集体接见并宴请,还与四人分别单独谈话。刘伯温趁机向朱元璋面陈“时务十八策”。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金华四杰的加盟,是朱元璋翦灭群雄,最终夺取天下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实,四人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只有刘伯温一人。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连吴王都还未称,只是韩林儿麾下一支部队的指挥官。韩林儿称帝,朱元璋还表示拥戴。大年初一,中军帐内设下韩的御座,将领都奉朱元璋之命,对着那御座行叩拜大礼,独刘伯温不搭理。别人问他为何倨傲,他不屑地说:“此(指韩林儿——引者注)牧竖耳,奉之何为?”
消息传到朱元璋耳朵里,他便把刘伯温找去询问原由。刘伯温单刀直入告诉朱元璋:“你就是取代元朝的真命天子,何必还要去侍奉他人?”
当时,天下称王的人有好几个,除了韩林儿,还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朱元璋久有称王之心,只是心中一直没底。最让他吃不准的有两条:一是他命中是否有“龙象”,二是称王的最佳时机。通过几次长谈,朱元璋知晓刘伯温是个精通天文地理的高人。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对卜卦、推命一类的象纬之学深信不疑,刘伯温的劝说被朱元璋当作“神谕”。在这一点上,可以肯定地说,是刘伯温促成了朱元璋的皇帝梦。
一人而抵百万师
刘伯温投奔朱元璋之初的几年,主要是承担军师的角色。他每献一计便成一事,因此深得信任。朱元璋对他说:“先生有至计,勿惜尽言。”每逢军国大事,朱元璋有吃不准的地方,必请教刘伯温。他从不叫刘伯温的名字,而是尊敬地喊“老先生”。
关于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指点迷津的故事,无论是明代的正史和野史,都有诸多记载。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件事。
网络配图
第一件事是鄱阳湖大战。其时,陈友谅的军事实力超过朱元璋,如果朱元璋此役失败,就会失去问鼎皇位的机会。在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惨烈大战中,刘伯温始终与朱元璋同坐一条船上,须臾不离左右。战斗打到第三天,朱元璋正坐在旗舰的胡床上督战,坐在他身旁的刘伯温突然一跃而起,拽着朱元璋说:“走,快走!”朱元璋不知就里,也不及细问,只得跟着刘伯温迅速撤到另一艘战船上。还没坐定,只见一发炮弹“嗖”地落在先前的旗舰上,将之炸成碎片。朱元璋大惊,心中非常感激刘伯温的救命之恩。
日暮之时,刘伯温建议移师湖口扼住鄱阳湖入江通道,等到金木相犯日再与陈友谅决战。按五行学说,朱元璋为金命,陈友谅为木命。金木相犯即金克木之日,选择这一天决战,陈友谅必败。
朱元璋毫无保留地采纳刘伯温的计谋,鄱阳湖大战最终以陈友谅的惨败告终。此后,朱元璋顺风顺水,3年而得天下。用“一战定乾坤”形容是役,一点也不为过。一人而抵百万师,刘伯温运筹帷幄的才能,于此发挥到极致。
第二件事是刘伯温帮朱元璋选宰相。明朝第一位宰相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老乡,开国后,他被封为韩国公,列为文臣第一。李善长当宰相时,刘伯温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这种安排表明朱元璋对刘伯温生了戒心。刘伯温学识与执政能力均在李善长之上。朱元璋离不开刘伯温的学问,但又害怕刘伯温用自己的学问来对付他。因此,他给刘伯温的定位是:只允许议政,不允许执政。
当了皇帝后,朱元璋猜忌心日重,老害怕手握重权的开国功臣谋反。有一天,他把刘伯温找来密谈,就撤销李善长宰相职务之事征询意见。刘伯温当即表示反对。他说:“李善长资历老,又练达,能调和诸位大将及勋旧的矛盾,适合当宰相。”朱元璋大惑不解道:“李善长多次构害于你,欲致你于死地,你怎么还为他说话?”
刘伯温顿首答道:“朝廷换宰相,就好比大房子换立柱。立柱必须是一根又直又粗又长的大木头,方可支撑房梁的重量。皇上首先得找一根新的大木头,方可把旧的立柱换掉。如果用一堆小木头捆起来充当大木头去换立柱,那么,这座房子最终会倒塌。”
后来,李善长终究还是被杀掉了,朱元璋找了3个在他看来可以当作“立柱”的人,再次向刘伯温征询意见。刘伯温仍是摇头。他一一分析说:“杨宪有相才,无相器。”
朱元璋问:“何为相才,何为相器?”
刘伯温答:“相才指才能,相器指气度。杨宪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的气度。他好与人计较,不能做到心静如水。”
朱元璋问:“那汪广洋呢?”
刘伯温答:“心胸偏浅,盛于杨宪。”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
刘伯温打了个比方说:“犹如用腐木做了个车辕,谁还敢驾这样的车呢?”
朱元璋有点不高兴,说:“我选的宰相,没有哪个比得上你老先生。干脆,这个宰相你来当好了。”
刘伯温小心回答:“臣疾恶太盛,又耐不得细繁。若强当宰相,必然会辜负陛下的大恩。天下这么大,何患无才,惟愿明主悉心访求。只不过,方才说到的这三个人,的确都不能当宰相。”
刘伯温的这次议政,肯定有违圣意。因为此次谈话之后,杨宪、汪广洋及胡惟庸都先后拜相,但不久又相继被朱元璋诛除。事后检点,朱元璋承认刘伯温识人更高一筹,却对刘增大了戒心:一个人把什么都看得这么透彻,对猜忌成性的朱元璋来说,绝不是一件让他愉快的事。
胡惟庸构陷刘伯温
洪武四年(1371)年,刘伯温在追随朱元璋11年之后,终于如愿以偿退休归田。退休之前,在京城最后一个春节,刘伯温写了一首《元夜》,内有“君王注意防骄佚”这样的句子。他可能是看到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一面正在消失,而骄横之气正日益滋长。
61岁的刘伯温回到老家后,既为避祸,也为娱心,便彻底做了一名田舍翁。他每日只做两件事:饮酒和弈棋。当地官员慕名求见,他一概谢绝。尽管如此谨慎,还是惹来了大祸,差点让朱元璋砍了脑袋。
南田有个地方叫淡洋,一直是个盐贩聚齐、盗贼出没的地方。刘伯温还乡后,淡洋的治安状况并没有改善。为家乡计,亦为朝廷计,刘伯温委托儿子刘琏给皇帝上书,建议在淡洋设立巡检司,调派军队驻守,使奸民无法作乱。
这封信没有通过中书省,而是直接送给了朱元璋,尔后朱元璋将信批到中书省处理。时任左丞相胡惟庸看到奏书,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当初,刘伯温在朱元璋面前说自己既无宰相之才,亦无宰相之德,胡惟庸早恨得牙痒痒的,拿到刘琏的信后,他便找来心腹密谋报复之计。
不久,被胡惟庸派往青田调查的兵部官员回来,向朱元璋上奏了调查结果。说是刘伯温夜察天象,看到淡洋有“王气”,便想在这里建造自己的墓地,以利后代。但淡洋居民极力反对不肯迁出,刘伯温想借朝廷之力,设巡检司以驱民。
网络配图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胡惟庸的构陷。这位奸相太了解朱元璋了,皇帝最忌某地出了“王气”。朱元璋顿时暴跳如雷,即行下旨褫夺刘伯温的俸禄。
圣旨到达南田之日,刘伯温诚惶诚恐,即刻前往南京向朱元璋当面谢罪。朱元璋在气头上,也不召见。刘伯温便以待罪之身客居京城三年有余。这期间,胡惟庸深得朱元璋信任,取代汪广洋当上宰相。刘伯温得知消息后,对儿子说:“我早就看出胡惟庸不是好人,如果我的话不灵验,那便是苍生的福气。”
风烛残年的刘伯温,面对一个忌恨于他的皇帝,一个欲置他于死地的宰相,可谓凄风苦雨度日如年,不久病倒于客邸。胡惟庸假传圣旨,指派御医前来问诊。据说吃了御医的汤药后,刘伯温腹中便长了一个拳头大的石头。
刘伯温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在洪武八年三月(1375)上书乞求返还故里,朱元璋批准。刘伯温回家不到一个月,便撒手尘寰。
“看尽西风木槿花”
刘伯温的可贵之处,在于他看出朱元璋的魄力及才能超迈群雄,是值得辅佐之人。他的遗憾之处,在于对“伴君如伴虎”认识不足。他不是不懂,他知道多疑与侥幸之人不可共谋国事,但他已将全部理想都寄托在朱元璋身上。五十而知天命,他在天命之年追随朱元璋效命王政。在这条路上,他走了15年。这条路既辉煌灿烂,又残酷凄冷;既轰轰烈烈,又战战兢兢。
有一种传说,刘伯温吃的药,是胡惟庸接受朱元璋的密旨而安排的。朱元璋每次接见刘伯温的后代,都要否定这件事。这可能出于两层原因:一是他的确指使胡惟庸下毒,所以要作“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辩解;二是他真的与此事无关,反复申述,是想还自己一个清白。此事悬疑,姑且不论。但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感情由浓转淡,由言听计从到猜忌日深,却是不争的事实。
天下未得的时候,朱元璋给刘伯温写信,都是以“顿首奉书伯温老先生阁下”起头。当了皇帝后,他再给刘伯温写信,便去了“老先生”三个字,而换成了“尔刘基”。特别是刘伯温死前一个月收到的《御赐归老青田诏书》,开头就盛气凌人:“朕闻古人有云: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尔刘基栝苍之士……”
未遇明君之前,刘伯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遇上朱元璋之后,他变得谨小慎微、一饭三省。垂暮之年,刘伯温反思自己的生命际遇,写过《无题》三首,今录其第三:
黄鹄高飞云路遐,野凫谋食但泥沙。
山中樗栎年年在,看尽西风木槿花。
当生命如樗栎无人看重的时候,便会想着如何去当人人夸奖的栋梁。一旦当上了栋梁,回头一看,还是樗栎逍遥自在。读刘伯温晚年的心路历程,令人慨叹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