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宋宁华)艺术公益的当非传递是多元化的,美育和科普“混搭”也别有一番韵味。遗西缘举育课昨天,泠印上海市沪尚墨缘书画文化公益中心结合极地科普及百年西泠,泥遇在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的见南极沪支持下,联手以“教、尚墨学、办科做合一”方式,普美通过美育课堂将神秘南极与翰墨丹青中的当非非遗西泠印泥带入科普课程,引导中小学生了解航运知识、遗西缘举育课热爱海洋,泠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泥遇
图说:“阅读南极˙走进印泥非遗美育课堂”举办。见南极沪主办方供图(下同)
当南极遇见非遗
此次美育公益课堂是尚墨通过线上报名,面向上海市的办科中小学生。主办方特邀了1984年参与中国极地研究所筹建、组织和管理工作的汤妙昌老师做主题讲座。他曾8次前往南极,其中3次执行在中国南极考察站越冬考察任务。同时,他曾兼任过中国南极考察队中山站、长城站站长。汤妙昌老师以视频、照片、实物的方式授课。现场前来探寻神秘南极海洋知识的同学们与汤妙昌老师互动交流,仿佛一同由中国海进入太平洋,向东南方向横穿太平洋,并穿过西风带,抵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或阿根廷,穿过人称“航海家坟墓”的德雷克海峡,坐着南极考察船38天后,在大海中航行5.7万公里后来到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同学们遨游在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间,与南极企鹅抱团取暖……
本次活动由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与沪尚墨缘书画文化公益中心联合举办。现场还特邀上海西泠印社匠人许丞宗,将翰墨丹青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西泠印泥在科普中传递给同学们。如今,中小学生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已经作为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范畴。印泥正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加盖印章是艺术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点金”之笔。
中国印学社创建于1894年,1904年西泠印社成立,1913年在吴隐的大力举荐下,推举书画艺术大师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潜泉印泥”是上海西泠印社的代表性品牌印泥,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典范,它是由吴隐先生及其夫人孙锦将其共同研制的“纯华印泥”演变发展而来的。“潜泉印泥”的一经问世就为书法、篆刻家们所推崇。
今年是吴昌硕先生180周年诞辰,潜泉印泥曾是吴昌硕先生的专用印泥。当下,上海西泠印社的“潜泉印泥”是上海非遗,更连续获得中国文房四宝“国之宝”荣誉。美育课堂上同学们聆听许丞宗老师分享百年非遗印泥的前世今生,并在实操环节对印泥的使用有了更多了解。二个小时的美育课堂很快结束,同学们也在意犹未尽中收获了飘着翰墨香的“阅读南极˙走进印泥非遗美育课堂”独一无二的墨宝。
图说:美育课堂教育。
“教、学、做”合一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为全国航海文化与科技科普教育基地,博物馆立足于船舶、航运、海洋等相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普及航海文化,弘扬航海精神,通过“教、学、做”合一的宣传,引导中小学生认识中国历史名船、了解航运、热爱海洋。上海市沪尚墨缘书画文化公益中心是一家3A级慈善文化类公益组织,在上海市对口援建中连续4年通过《“艺心助梦”共建图书馆计划》,助力徐汇区对口的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静安区对口的云南广南、麻栗坡等地多个学校捐赠图书建立图书馆。
本期“阅读南极˙走进印泥非遗美育课堂”活动,在精彩纷呈的互动中,让同学们提升了科普教育的艺术内涵;通过学习、参观进一步了解了船舶、航运、海洋知识;在翰墨文化的熏陶中,熏陶了同学们的文化审美情趣。今后活动主办方还将以科普为主题,继续开展美育课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