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娱乐资讯

深耕厚植强班组 聚力创新正当时——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创新工作班组侧记

发布时间:2024-11-15 17:03:11

在追寻航空梦想的深耕光辉历程中,呼和浩特机场是厚植呼和浩特助力者,也是强班追梦人。民航企业的组聚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福祉息息相关,民航人的力创梦想也同中国梦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社会的新正飞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获取能量、贡献力量,机场并为新时代蓝图的公司工作绘就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班组是创新侧记企业政策的落脚之处,更是班组创新实践的源头活水。近日,深耕呼和浩特机场公司迎来了继步入“千万级”空港行列后的厚植呼和浩特又一大喜事。在首都机场集团公司举办的强班青年创新设计大赛中,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选送的组聚呼和浩特机场公司两个班组创新项目载誉而归,皇甫班组的力创“特种车辆防撞系统”荣获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天路班组的“跑道120应急一体车”获二等奖。这两个奖项的获得,是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和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就展现,也是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全面推进落实创新工作结出的丰硕果实。

培育创新果实,把握机遇敢于当先

近10年来,全国机场范围内航空器保障车辆与航空器发生碰撞、剐蹭事件高达23起,造成了严重的航空器地面事故。2016年旺季期间,呼和浩特机场日高峰起降航班数量达329架次。看到各类车辆在机坪上川流往来,皇甫玉玺和创新工作室的年轻人们,忽然萌生了发明一个特种车辆的“防碰撞系统”的想法。在随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皇甫工作室刮起了创新的头脑风暴,成员们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在方案确定后,他们分工利用休息时间对系统进行装置和调试。那段时间每天傍晚,在呼和浩特机场东道口的消防队大院里,都可以看见皇甫班组在消防车库忙碌不停的身影。众人拾柴火焰高,短短的时间内,防撞系统便装载上车,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在这帮年轻人的“夏夜狂想曲”中横空出世。

人们所见的,是创新班组们站立在领奖台上的光辉时刻,但鲜有人知的是他们为一个小的螺丝阀门而不断纠结,不断失败,不断试错的艰难历程。在令人称赞的成果背后,是创新班组和一个又一个坎儿“死磕”的汗水,这,恰恰是成就创新成果的必然阵痛。

“特种车辆防撞系统”作为直指实际应用的又一创新典型,和任何一项创新发明一样,经历了多次调试。在对不同品牌感应器灵敏度进行的测试过程中,皇甫班组总结出了适用不同车辆不同车型的感应器,实现驻车距离在0.01米到10米之间的灵活调节。由此,这项预防性碰撞主动刹车系统不但适用于机场内特种车辆的日常作业,同时也适用于廊桥等箱式运载设备的对接,日常车辆类型也可以装载此系统,这项创新的使用前景十分广阔。皇甫玉玺的创新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并向社会转让了3年的专利技术使用权,实现了经济创收。“是公司创新体制的构建和鼓励,我们才能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力,让自己的头脑风暴变为现实。”皇甫玉玺深刻体会到公司对创新的重视,并巧借东风,迈开了创新发明的步伐。

同事眼中“很有想法”的皇甫玉玺是呼和浩特机场的消防驾驶员,腼腆寡言的他在提及车辆时就变得健谈起来:“我是学习汽车应用与检测专业出身,我对车辆特别感兴趣,也爱琢磨车辆。其实车辆的油泵就像人体的心脏一样,如果油泵动力不足,车辆供油就不顺畅,这时我们可以外置一个加压泵,让它像心脏起搏器一样为车提供更好的动力。”本着对车辆热爱的初心,达到“人车合一”境界的皇甫玉玺也是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当主力消防车水炮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但日常训练和保障工作受到了影响,而且由于消防车是进口设备,故障维修的时间长、价格高。面对这种情况,皇甫玉玺和他的班组凭借着对车辆的熟悉和一股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劲儿”,完成了对消防车辆的维修,节省了维修费用20多万元。

正如百年前梁启超所言: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并非易事,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设备,和日新月异的操作控制体系,创新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对于飞速发展的民航业而言,创新更需要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和那份百折不挠的“倔强”。作为一个荣誉傍身的“专利达人”,皇甫玉玺和工作室成员们并没有拘泥于现状,顿足不前,而是在日常工作中谦虚谨慎,继续保持读书学习的状态,了解行业设备最新的变化,为的就是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从一个人的创新到一群人的创新,皇甫玉玺深谙班组内成员们的特点长处,他感慨道:“我们班组内真的是卧虎藏龙,我依据这些年轻人的特点尽力去带,而且能够明显感觉到每个人都在成长。”班组成员白英是制作视频短片的能手,可以将复杂的技术流程和抽象的创新点进行生动具体的展现,让行业内外的人一目了然,这对于班组的创新成果展示有很大的帮助。还有的班组成员从刚开始的“懒得动”,到受集体氛围感染后的主动“找活干”,让自己更加充实,正当奋斗的青春年华也被注入了正能量。参与此次创新竞赛的班组成员李国英觉得,这次竞赛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对他们有很多启发,像“安检验讫章防漏检系统”和其他一些没有进入决赛的项目,很多创新点都让他印象深刻。

“我们也认识到,今后的创新工作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创新应当是‘敢干’”却不‘蛮干’”,皇甫玉玺这样总结。“特种车辆防撞系统”只是皇甫班组近些年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的冰山一角,像“新型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压缩空气充气装置”两项创新也已完成了国家专利申请。这群平均年龄31岁的年轻人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带头人皇甫玉玺曾获“自治区工人先锋称号”、“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第五届空港杰出青年”等荣誉,他所在的班组也荣膺“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经历了多年发展,皇甫创新工作室的班组成员,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团队基因,年轻的他们必将走向更加广阔美好的创新之路。

根植创新沃土,螺蛳壳里也能摆道场

飞行区保障部的天路班组,承担着呼和浩特机场7项运行保障职责和4项属地化管理职责,他们需要对控制区110万平方米的道面进行日常维护,由于维护面积大、人力有限,半小时前巡检情况正常的道面,半个小时之后就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而出现轻微的破损,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不让破损道面成为威胁飞机起降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跑道120应急一体车”便应运而生。

“这个车是我们用一辆旧车改造的”,飞行区管理部场务员张兴中介绍。针对一些临时出现的小面积破损情况,机动灵活的道面抢修车可以对这些破损处进行快速处置,同时,作业人员和设备也可以迅速地往来于飞行控制区。以前需要花90分钟修补好的路面,在车辆投入使用后,所用时间缩减至30分钟。近一个小时黄金抢修时间的缩短,充分说明了了小创新也能解决大问题。

道路抢修车乍看之下并不起眼,实则内里大有乾坤。它不但集道面抢修所需的切割机、煤气罐等设备于一体,还创造性地选用对开门式车辆,突破了常规道面修补车的空间限制,更加贴合工作实际。“当改造车辆的想法产生之后,我们也到市场上考察了现有的道路修补车辆,发现这些车辆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班组日常作业的要求”,场务员朱华北回忆。在没有合适的改造参考对象的情况下,天路班组的守望创新工作室集思广益,设计出了适用于机坪的道面维修车。班组不仅在车辆整体设计上完善创新,更是在放置沥青的容器等细节上进行了反复推敲。为了更加便捷省力,他们几易其稿,最后决定放弃使用纵向提拉的圆筒,设计出了壁龛式的沥青料加热保温设备,用写有编号的抽屉来盛放沥青,并且采用圆形铁片对抽屉进行固定,有效地防止了沥青溢散。

在这个道路修补车的“螺蛳壳”中,处处可见班组成员们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的“新道场”,真正反映出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对于天路班组而言,从土工实验室成立,到道面除冰液加注系统1.0、2.0版本的革新,从净空巡查定位APP的开发,到将隐患排查“可视化、形象化”的《SOP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创新不断为班组制造着惊喜。工作中的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公司的表彰和奖励又成为班组推进创新的驱动力,“尝到甜头”的天路班组,已经把创新深刻熔铸在日常工作当中,力求使“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守望创新工作室”由班组内的劳模与业务骨干组成,这只队伍在学历和业务管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通过对一些创新思路的“塔式传递”,创新的想法最终得以孵化。同时,他们也多方征求班组成员意见,分阶段对创新项目进行提升。“跑道120应急一体车”在工具存放方面充分采纳了班组成员的意见,一改无序的堆放状态,对车上的备品备件进行“定位”和“清单化管理”,这样就避免在紧急实战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也可以保证在作业完毕后,设备工具能够完全撤离现场,不会遗落在道面上,影响飞行安全。场务保障室主管张哲源认为:“创新的想法固然重要,但没有公司提供的创新试错机会,创新想法就不能最终实现。”正是呼和浩特机场创新平台的搭建和创新土壤的培植,“跑道120应急一体车”才能在细节方面日臻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场道工作。

“把创新从习惯变成传统”,需要班组成员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需要立足实际,不让创新流于形式,而要让创新“解决问题”。2017年,呼和浩特机场正式跨入千万级空港的行列,同原先相比,千万级大型机场在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对于天路班组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他们更需要用技术创新来纾解安全保障的压力,实现智慧化的作业模式,从而满足千万级机场在各方面的更高要求。

倡导创新风尚,孵化落地一站式护航

大国工匠,应当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前提下不断发现问题,寻求突破,更应当有勇于创新的气魄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在这样日积月累的点滴努力下,安全、高效、优质的创新洪流才可汇聚成河,奔涌向前。像皇甫玉玺和朱华北这样的班组骨干,他们在进行创新的同时还发挥着自身的带动作用,为鼓励创新,优化班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之风的形成而做出贡献。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充分提升员工对创新工作的参与感,鼓励更多像皇甫玉玺这样的创新达人发挥才智,呼和浩特机场公司从实际出发,梳理现状、仔细分析,确立了“定位清晰、重点明确、实践扎实、持续改进”的创新工作方向,开辟出了一条以“深耕小发明小创造”为定位的创新发展之路。并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提出的“要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全面增强民航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向导,贯彻落实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提出的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创新工作,让员工创新“遍地开花”。

“孵化为主,奖励为辅”是呼和浩特机场公司推进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对创新项目从孵化到落地“一站式护航”的具体实践。公司2015年创新成果29项,向员工颁发奖励资金12.4万元;2016年创新成果27项,共提供孵化扶持资金23.7万,奖励资金11万元;2017年创新立项21项,孵化扶持资金预算60万元。以皇甫玉玺和朱华北为代表的取得突出成绩的员工得到了破格晋升。但凡创新,就可能存在着风险与失败,公司也以相对宽松的容错机制来消解员工的顾虑,激发员工们的创新热情。

为给创新工作提供更好的渠道和导向,呼和浩特机场公司积极实践,成立了创新管理委员会,由机场公司总经理带头负责,为创新工作搭桥铺路。同时下发并修订了《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员工创新项目管理办法》,对员工创新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完善,本着科学导向,业务需求;创新驱动,岗位实用;孵化为主,奖励为辅的管理原则,充分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在“安全服务随手拍、合理化建议平台、员工创新平台与阿米巴经营和员工绩效管理机制”四个方面层层落实。

此外,公司也在创新制度和管理模式方面不断改进,持续完善。无论是创新工作调研员团队的成立,还是创新管理办法的日臻完善;无论是职务专利管理细则的修订,还是相对宽容的试错机制的确立,都是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在改进创新工作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

上下同欲者胜。经过机场公司和各级员工的不懈努力,员工创新蔚然成风。像针对航空安全的“特种车辆防撞系统”和“曝气池液位监测无线报警装置”,针对旅客服务的“航班延误大批量行李回流应急显示系统”和“旅客进出港导入导出软件”,针对提升管理的“人员配置分析管理工具”和“安检设备智能管理系统”,都是鼓励机制下的创新红利。不断有员工和班组在立足本职工作、熟悉业务的前提下发明出“接地气”、实用性强的新设备和新方法。在集团公司召开的2017年度科技创新大会上,呼和浩特机场公司有23个项目获奖。而今,员工们充分意识到,创新的价值,不能局限于创造,而是应当立足于应用。像获得国家专利的“特种车辆防撞系统”,就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长远看来,这项创新甚至可以推动消防车车型的改造,形成不可估量的潜在效益。

事实上,创新不仅会对技术设备和体制机制产生积极影响,内在地,会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员工的工作思路,形成积极的企业文化。员工成长的摇篮是班组,班组的创新氛围,会带动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比学赶超,常学常新。遇到问题从“等靠要”到主动出击,通过发明创造来寻求方案,节约成本,这就是创新思维产生的积极效应。在以班组为单位的创新工作中,员工会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从而拥有更强烈的身份认同和集体向心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创新”一词被提及五十余次。作为当今时代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位置,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有披波前行的魄力,和带头创新的勇气。而创新班组的建设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迎接挑战、打造智慧机场,实现“品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这是一个创新之花可以纵情盛放的时代。在立足国内外市场的大格局下,呼和浩特机场将紧握时代脉搏,厚植植创新土壤,让员工创新、班组创新、工作室创新相得益彰;继续优化和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让创新更好地服务于机场公司和集团公司建设。秉承“畅行中国服务,助力北疆腾飞”的庄严使命,呼和浩特机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创新活力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蓝图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友情链接:

外链: